近日,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制度建设研究中心,联合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杨柳青一中、杨柳青二中、辛口镇中心小学(第六埠村小学),开展“研学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走进杨柳青古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学之旅”。

在杨柳青二中,成员单位共同签署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课程衔接共建、教学研究、主题实践教学育人、师资交流共育等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签署共建协议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题,大中小学老师开展了课程内容衔接共进集体备课,充分突出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四阶贯通式教学内容特点。

集体备课后,在老师带领下,大中小学学生来到天津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开展现场实践教学。辛口镇小学(第六埠村小学)高辉老师,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年级)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的内容,再结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论述,以女排精神为切入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入“中国精神”概念,让孩子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杨柳青二中南冉冉老师以杨柳青年画为文化样本,构建“解码—思辨—践行”三阶段教学模型,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动态AI年画《连年有余》为切入点,通过数字拆解莲花纹样的清廉隐喻、忠义堂场景的家国叙事,让学生在解码中,增强文化认同。杨柳青一中孙媛媛老师通过对杨柳青年画的介绍,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增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通过展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教育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体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人翁意识,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涵老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为题,从网络达人甲亢哥游故宫的言论导入,通过辨析明理,为同学们讲授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实践路径等问题,引领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馆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伟大实践。西青教师发展中心吴英老师带来题为《文化自信,何以更坚定》课程,从正定的深情告白,浙江的志诚奉献,2024新年贺词,到视察天津,铺陈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继而带着学生和老师们对总书记2024年新年献词中的三个文化标识,进行了“云打卡”——玉琮之迷,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殷墟的“第一本字典”,倡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家版本馆引入《逃出大英博物馆》情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担当文化强国使命。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走进杨柳青古镇的现场研学宣讲活动,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
天津农学院团委书记杨泽琳主持共建签约仪式,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延年进行活动总结,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制度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郑小伟主持研学宣讲活动,杨柳青二中姜玉芝副校长、辛口镇中心小学乔金忠校长、高尚副校长等师生代表50人次参加研学宣讲活动。
(图片: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