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发展理念研究中心在崇文楼103组织开展了“科技小院”赋能“大思政课”专题座谈会,深入研究科技小院“农学元素”融入思政课程的新模式、新路径,力争把“科技小院”打造成思政课程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咨政建言和服务社会能力。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新发展理念研究中心主任王延年提出以“科技小院”为依托,联合京津冀农业高校,以华北地区河流水系为主要纽带,充分挖掘各地域红色资源、农业农耕文明和民族融合发展历史,合力打造京津冀协同赋能“大思政课”的平台,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深厚情怀和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的工作思路。新发展理念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秀萍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科技小院赋能“大思政课”的“三个一”运行机制:一个基地——把“科技小院”作为“大思政课”的实践基地;一个平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平台;一条纽带——连接学校和社会合力育人的纽带。中心成员江涛老师提出,可将课内作业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通过拍小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示“科技小院”的鲜活案例,真正实现“科技小院”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科技小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农业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2023年我校6家“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正式授牌。在市纪委监委驻天津农学院纪检监察组的大力支持下,新发展理念研究中心紧扣“农学”专业特色,主动对接我校“科技小院”,多次赴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小院、贝类科技小院,天津宝坻小站稻科技小院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
新发展理念研究中心袁云、王兆云、郑太昆、刘涵等老师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