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教学科研  师资队伍  党群工作  院内下载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说课
2024-10-22 08:27  

一、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在知识传授方面,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理论品格,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在能力培养方面,深刻把握这一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运用这一思想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价值塑造方面,使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作用:本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课程主要以系统学习和理论阐释的方式,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论述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阐明“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权威性文献为依据,全面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论述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六个必须坚持”,揭示这一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

教材选用:教材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23 年版。

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大三学生。

三、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坚持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融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通过“课前线上导学-课堂问题导入-教师讲授与问题回应-课后线上巩固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抢答、讨论、提问互动和教师总结回应等环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作用。

课程改革:使用智能教学工具:本课程教学通过引入“优学院”APP,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轻松,可实现“优学院”手机 APP 与电脑投屏同步应用,并在讲授过程中可随时切换其他线上教学资源,也可实现讲课过程中在 ppt 上标注、画圈突出等。在讲授过程中可以使用“优学院”APP 中的签到、抢答、主题讨论、随堂测验、投票、分组任务、问卷、评分等多个同步在线课堂功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拓展涉农教学资源:基于本校为涉农高校实际,本课程积极拓展涉农教学资源,内容覆盖课程多章内容,不断丰富既体现本课程特点又体现农科特色的资源库。

四、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形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线上作业、课堂表现、考勤等过程性考核等)占 30%;期中成绩(指实践教学成绩考核) 占30%;期末考试成绩(线上和线下结合考核)占总成绩的 40%,考试的形式为开卷闭卷相结合。


关闭窗口
通知公告 更多>>
尚无内容。
院内下载 更多>>
· 差旅费报销单
· 成绩更改申请表
· 天津农学院调(停)课申请表

版权所有: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